2022全球超算排行榜:美国重夺王座,中国总量蝉联第一
超级计算机的竞争从未如此激烈,一场围绕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科技角逐正在重塑全球计算格局。
2022年5月30日,在德国汉堡举行的ISC 2022大会上,第59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正式揭晓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Frontier(前沿)系统以1.102 Exaflop/s的峰值性能终结了日本富岳(Fugaku)连续两年的统治地位,成为全球首个突破百亿亿次级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。
令人惊叹的是,Frontier的计算能力甚至超过榜单第二名至第七名的性能总和,独占整个TOP500榜单计算能力的四分之一。该系统由74个重达3600公斤的机柜组成,搭载AMD第三代EPYC定制处理器,核心数量高达8,730,112个,同时以52.23 gigaflops/watt的能效比成为全球最节能的超算系统。
01 全球十强格局:美国主导,中国坚守
2022年超算TOP500榜单前十名呈现鲜明的梯队分布:
第一梯队由美国的Frontier领衔,其1102 Pflop/s的运算速度达到日本Fugaku(442 Pflop/s)的2.5倍之多。芬兰LUMI系统以151.9 Pflop/s位列第三,成为欧洲最强超算。
第二梯队包含美国的Summit(148.8 Pflop/s)和Sierra(94.6 Pflop/s),分别占据第四和第五席位。
中国两大系统坚守前十阵营:无锡的神威·太湖之光以93 Pflop/s位列第六,广州的天河二号A以61.4 Pflop/s排名第九。这两台曾登顶全球的元老级系统,在各国新一代E级超算冲击下依然保持竞争力。
值得关注的是,榜单前十中美国占据五席(第1、4、5、7、8名),欧洲占据三席(第3、10名),亚洲仅日本(第2名)和中国(第6、9名)上榜。
02 国家实力版图:中国总量第一,美国性能称霸
在超算500强国家分布中,中美两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:
中国以173台的上榜总量蝉联首位,在500强系统中占比达到34.6%。
美国以126台的数量位居第二,但凭借Frontier的突破性性能,在计算能力总量上实现反超。
从制造商维度观察,中国联想继续保持全球最大超级计算机制造商的地位。技术路线方面,AMD处理器在前十系统中表现亮眼,其中五台采用AMD芯片,远超英特尔。
业内专家指出,中国可能隐藏了部分实力。有消息称中国已研发出性能达1.3 Exaflop/s的“神威·海洋之光”和“天河三号”系统,但未参与本次排名测试。这种低调策略与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超算领域的制裁密切相关。
03 技术演进:E级时代正式开启
Frontier的问世标志着超级计算正式进入百亿亿次级(Exascale)时代。相较于传统超算,新一代系统呈现出三大技术特征:
异构计算架构成为主流。Frontier每个节点配备64核AMD EPYC CPU和四块AMD Instinct MI250X GPU加速器,实现CPU与GPU的协同计算。
能效比大幅提升。Frontier以21100KW的功耗实现1102 Pflop/s性能,能耗表现显著优于日本Fugaku(29899KW对应442 Pflop/s)。
高速互连技术突破。英伟达与微软合作开发的Azure云超算平台采用Quantum-2 InfiniBand网络,传输速度高达400吉比特每秒,为分布式计算提供新可能。
04 应用场景:从科研到民生的多元渗透
现代超级计算机已从传统的军事用途(密码破译、武器设计)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:
疫情防控中,超算系统加速病毒基因组测序和药物分子模拟,大幅缩短疫苗研发周期。
气候变化研究领域,LUMI等系统被用于构建高精度气候模型,预测全球变暖趋势。
商业创新方面,微软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超算平台,为企业提供复杂市场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。
基础科研中,中国科大曾在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上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,推动材料科学突破。
这些应用充分证明,超级计算机已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,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多领域的技术创新速度。
超级计算机的竞争版图仍在动态变化中。2022年11月更新的榜单显示,意大利的Leonardo系统跃居第四,但Frontier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。
中国虽未公开其新一代E级系统性能数据,但神威·海洋之光和天河三号的研发进展表明,全球超算竞赛的下一回合已然开启。这场围绕计算极限的科技角逐,最终将推动人工智能、气候模拟、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。


还没有内容